最伤孩子的7种爸爸,妈妈们认可吗?

 

 

 

有人说,在女孩眼中,爸爸是她小时候的依靠,

是未来想要嫁人的标准;

在男孩眼中,爸爸是他小时候的榜样,

是长大后想要成为的人。

 

所以,爸爸的形象,爸爸的行为,

爸爸的陪伴,对孩子的成长都非常重要。

 
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

总有一些爸爸忽略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,

没有扮演好“爸爸”这个角色。

 

下面帮大家总结的七种爸爸,

按杀伤力从小到大依次排列,

一起来看看你家爸爸上榜了吗?

 

第七名:吸烟的爸爸

 

当爸爸们在享受吞云吐雾的快乐时,

有没有想过香烟燃烧之后

会产生3000多种化合物,

其中大多数都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?

 

在不知不觉中,

孩子也许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:

 

爸爸经常吸烟,

孩子会容易患上支气管炎和肺炎,

发生率与爸爸的吸烟程度成正比。

 

香烟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,

会加强孩子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,

增大哮喘的发生。

 

如果爸爸在孩子进餐时吸烟,

很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,诱发孩子厌食。

 

除此之外,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,

尤其是阅读、推理,以及数学能力。

 

建议:

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,爸爸们一定要减少吸烟的次数,甚至戒掉烟瘾,为孩子创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。即使戒不了烟,也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。

 

第六名:控制欲过强的爸爸

 

有一些爸爸过于大男子主义,控制欲太强。

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,

从来不尊重孩子的想法。

 

控制欲太强的爸爸,

可能会剥夺孩子自我表现和发言的机会,

会让孩子产生“我不会”“我不行”“我不好”的心理,

导致孩子自我怀疑,性格懦弱。

 

控制欲太强的爸爸往往过于威严,

无形之中会给孩子一种压力,

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。

 

随着孩子的成长,

爸爸会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和标杆。

爸爸的独裁专制,

会在男孩的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印象:

男人就是独裁者。

将来孩子会将自己复制成父亲的翻版。

 

建议:

爸爸要学着放手,给予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;接纳孩子,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,做自己喜欢的事,在这个过程中,让孩子展现自己的能力,并挖掘出潜在的能力。

 

第五名:手机不离手的爸爸

爸爸们上班忙,下了班更忙,

稳如泰山般地在沙发上“葛优躺”,手机不离手。

当孩子缠着他一块玩游戏时,

从来都是眼皮不抬一下,半天不肯动地方

 

爸爸因为手机而忽略了孩子,

这无疑是一种冷暴力,

孩子会感觉到爸爸是在敷衍自己,

自然也不愿与其交流。

 

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。

倘若爸爸成天拿着手机在孩子面前玩,

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。

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会比较差,

接触到手机自然也会容易上瘾,

这对孩子的视力、人际交际以及学习特别不利。

 

最重要的是,爸爸醉心于手机而忽略孩子,

会使孩子感觉自己不受重视,

甚至孩子会觉得爸爸不爱我了,

自己没有手机重要。

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会变得非常的烦躁,

甚至想着法子跟家长对着干,

以此博得家长的关注。

 

倘若家长不明情况,

责骂孩子,孩子会感觉更加的委屈,

亲子关系也会随之有了隔阂。

 

建议:

放下手机,别让孩子有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,你却在玩手机”的绝望感。

 

 

第四名:暴躁的爸爸

 

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。

 

如果爸爸脾气暴躁,动不动就打,动不动就骂,

那孩子也很有可能如此,甚至程度更深。

 

父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乱发脾气,

那么孩子以后遇见类似的情况时,

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来发泄。

 

当然,还有另一种情况,

那就是父亲和孩子的性格存在两种极端。

父亲暴戾易怒,

孩子会在恐惧中形成卑微、懦弱的性格,

越来越不活泼,越来越不爱说话,

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。

长此以往,心理发育不健全,

如情况严重还会造成心理阴影甚至创伤的出现。

 

建议:

脾气暴躁的爸爸一定要收敛自己的情绪,学会用沟通、耐心解决问题,而不是动不动就暴脾气。给孩子传递一种正能量,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。

 

第三名:毫无诚信的爸爸

 

10岁以前,爸爸在孩子眼中,

就是天,从心底崇拜和信任,

爸爸的每句话对孩子来说如同圣旨一般。

 

然而,很多爸爸总是以时间紧、工作忙为理由,

为失信于孩子而开脱,

或者是直接用哄骗来搪塞孩子,以为孩子小,

就随便编个理由敷衍。

 

孩子想要和爸爸一起吃晚饭,

爸爸总是回答“明天”,可每一个“明天”来临后,

餐桌上总是少一副碗筷;

孩子想要全家一起去游乐园玩,

爸爸承诺“下个周末一定去”,

可每次当孩子收拾妥当兴致勃勃出发时,

爸爸总是不见踪影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爸爸屡次失信,

会让孩子养成对别人不守信的坏习惯

 

建议:

请每一位爸爸认真对待给予孩子的承诺,如果做不到,那就请不要随意承诺。因为你的失信,不仅丢掉了孩子对你的信任,而且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恐慌感,连最信任的爸爸都说话不算数,这个世界上还能相信谁呢?

 

 

 

第二名:不见踪影的爸爸

 

中国家庭一直有个误区,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。

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总是当“甩手掌柜”,

把孩子扔给妈妈管。

 

父亲的角色对孩子影响很大,

尤其是在孩子12岁之前。

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度不高,

男孩子性格中可能容易缺少阳刚之气,变得有点“娘”,

而女孩则可能在无形中承担起一部分男性的角色,

变得像女汉子。

 

孩子很单纯,他们认为爸爸爱我,

就会像妈妈爱我一样,花时间陪我,

爸爸不经常陪我,那就是不爱我。

 

建议:

爸爸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,每周至少和孩子沟通两次,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。有时也不妨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,与家人每周运动或出行一次,增加与孩子和家人交流的机会。

 

在无法陪伴孩子时,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、倾听孩子、向孩子表达赞赏和爱,让孩子感受到时刻把他放在心里。

 

 

 

第一名:惹妈妈生气的爸爸

 

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,就是去爱孩子的妈妈。

 

在孩子心目中,父亲往往是力量和坚强的象征。

作为孩子的保护者,

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,

而孩子最大的安全感,

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,特别是爸爸爱妈妈。

而且,父亲用行动为孩子做出了爱的示范,

孩子从小就可以在父母身上学习到什么是爱,

怎样去爱。

 

如果父亲经常与母亲吵嘴,

就会引起孩子的恐惧、情绪不稳定。

长此以往,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和心理失衡。

 

一个孩子如果常常看到母亲伤心地哭泣,

他会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去安慰妈妈。

当妈妈情绪有所好转时,

孩子就会把让妈妈快乐当成了自己的责任,

在家庭里承担了爸爸的角色。

但孩子还不具备这样成熟的知识和

心理承受能力,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。

 

建议:

爸爸需要和妈妈保持良好亲密的沟通,理解妻子养育孩子、操持家庭的辛苦,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赞美。孩子看在眼里,自然会觉得心里开花,生活得非常幸福。

 

爸爸用心去爱孩子的妈妈,

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爱,

也能让妈妈心中充满幸福感,

这样的家庭,才会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。

 

首页    心语文集    最伤孩子的7种爸爸,妈妈们认可吗?

当前位置: